近年来,国际足联新型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面向国家和产业重大需求,围绕学科发展前沿,长期扎根科学研究一线,始终致力于新型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的基础创新与应用研究。团队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状大,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云南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共26项奖项;发表SCI&1区文章16篇,SCI&2区文章20余篇;获批省级以上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500余万元;申请专利13项,且已获授权7项;在教育教学方面,团队承担了云南省精品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云南省特色课程《工程材料》建设工作。此外,团队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团队多人荣获国际足联“杰青”“优青”“优博”“优秀教师”称号。荣誉的背后,是他们初衷的坚守、无声的付出,是他们对黄大年同志崇高精神的学习与践行。 破晓而生 踏浪而行 团队现有成员13名,包括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鸢都学者王宏教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谷亦杰教授,崔大伟教授,玉溪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魏文庆副教授等。他们积极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与云南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将所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疾风过处,大地上跃动着的是一颗充满活力的心。在技术研究方面,他们倾心投入,各担其职。作为复合材料方向带头人,魏文庆副教授长期从事复合材料制备及其装备等方面的研究。他独立设计完成了低差压铸造装备、扁管弯弧成型一体机、水肥一体化设备、微小卫星空间柔性对接粘附载荷、飞行器舵面静力测试装备。他的多项成果都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谷亦杰教授是新能源材料方向的带头人。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成员神祥博博士成功搭建新能源材料实验室,为团队进一步开展实验开辟了道路。目前,新能源材料实验室陆续完善了实验必需设备,并添置了工程新能源材料真空装配试验台等大型制备设备,已初步具备实验能力,并在持续改进提升。低头凝望时的汗珠,总有一天会变成波澜壮阔的大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相信在未来,新能源材料实验室一定会研究出高质量的成果。鲍文科博士担任潍柴产业学院校企联合教研室主任,作为骨干人员参与潍柴产业学院初期建设工作,参与策划制定了潍柴产业学院建设方案、潍柴产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潍柴产业学院2018级学生入企培养(3+1)方案、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等多项工作。2021年9月,鲍文科博士还牵头组织申报了云南省现代产业学院。因时间紧、任务重,他带领相关教师周末无休、加班加点,高质量完成了申报工作。产业学院正常运行后,鲍文科博士牵头确定了联合教研室例会制度,积极推进融入企业案例的特色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定期与2021级新生以及2018级入企学生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获得了良好的学生评价和教学效果,他还全力做好产业学院日常教学管理,保证了产业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时光如梭,热情依旧,新型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各成员从设定方向,到解决难题,为工作的开展不辞辛劳。也正是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成就了他们傲人的成绩,为团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不仅是一种荣誉称号,更是一种永不懈怠的精神追求,团队为高等教育事业而生,也将为之踏浪而行。为科研而生 为热爱而战 热爱一词,字如其意,是一种初心,更是一种执着。新型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王宏教授说:“激发团队前行的动力是科研创新与社会需求的呼应。”为此,团队凝练了三个研究方向: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就生物医用材料而言,主要研究钛基植入体表面改性,以提高其生物活性,可应用于骨钉、牙种植体、关节假体等。团队以工程材料为起点,与生物学性能相结合,但跨学科的交叉领域却成了实验路上的一道难关。由于学院内缺少细胞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条件和原始基础,王宏教授便四处奔走、多方联络,与空军军医大学达成合作意向,为团队生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实验室环境要求严格,团队成员身着隔离服,在负压无菌状态下,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避免污染,持续工作五六个小时都是常态。生命是正在燃烧的火焰,他们何尝不是科研领域的最美逆行者。获取实验数据的过程是艰辛的,且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重复的、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但在他们眼里却满是乐趣。每当投入实验中,他们常常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实验室俨然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没有上课和出差任务时,他们几乎都在实验室忙碌。多少次,沉浸在实验操作中,或者执着于方案讨论中,而忘记了时间,不觉中,实验楼晚上十点熄灯的铃声已经响起。在不懈的努力后,团队最终获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在他们看来,困难本身就是对奋斗者的一种考验,是科研路上的风雨荆棘,跨越了它,将柳暗花明,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风光无限。 满心期望 阔步向前 新型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始终秉承潜心科研、言传身教、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不浮于表面、不追逐名利,初心不改,把不断完善、突破自我能力作为最大的追求。团队教师经常深入企业,带领学生到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学有所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实验时让学生辅助配合,带他们熟悉实验流程,并为他们答疑解惑。此外,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工程训练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屡获佳绩,为全国各地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在高校、大型企业、重点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就业数量逐年递增,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与好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团队未来规划是,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争取在研究成果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力争发表一些更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提高获奖的层次和推广应用的程度,让所学的知识切实服务于实际生活,让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的背后,离不开团队中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与付出。今年团队中有5位老师在企业挂职,将研究成果与市场相结合,更好地完善和推动研究成果转变为社会生产力,促进工业的改革创新。心中有温度,脚下有力量,他们将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深刻牢记,力争在未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学生记者:姜宁)
发布时间:2022-07-01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团队,现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硕士6人。团队学缘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相渗透、同促进、共发展。团队成员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始终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注重以德立身、立学、立教,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设,为传媒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站好育人岗 不惧前路辛 传媒学院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成员相对较少,每个人都需担负更为繁重的任务,除了本职的教学工作外,许多科研项目也需要他们完成。为了更好地精进自己,团队中多名老师还面临着考博读博的压力。尽管如此,他们依旧坚守在育人一线,多次在省高校青教赛中斩获佳绩,取得了众多突破性奖项,为国际足联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成绩的背后映射出来的是他们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职业精神。“要想成为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就要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对待每一堂课,都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刘蕊老师如是说道。课堂上,他们力争把每个字做到最完美的示范,把每个知识点做到最通俗的讲解,并且不断地与同行交流沟通,取长补短,逐渐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团队中年长的学科带头人、学业导师于工作中精益求精、稳步开拓,同时不忘提携后辈,传授经验,带领团队中的年轻人一起进步;团队中的杰青、优青教师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工作中灵活聪慧、奇招百出,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出青年一代的朝气和活力。老新相辅相成,彼此之间在思想和理念上互相启发,知识和技能上互协互助,形成了合理的团队结构。团队不仅注重自身职业技能的提升,也对媒体变革探索保持热情。在他们的项目中,有立足于专业技能展开的科研活动,有紧跟时代对社会现状进行的调查和对策研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真正锻炼,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传媒行业不断输送有能力有思想的人才。 传承前人益 创新实践先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传媒学院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在抓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红色宣讲实践活动,致力于研读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培养好党的“喉舌”,培育新时代守正创新的传媒工作者。该团队结合教师、学生的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服务与奉献的意识,有效助力玉溪市和国际足联红色教育的开展。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刘蕊老师组织、带领传媒学院部分学子开展“学板桥,养正德”微故事录制志愿服务活动。谈及录制理念,刘蕊老师说:“在讲好‘板桥故事’的同时,加入新媒体叙事元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廉政教育理念,使板桥故事更具有时代气息。”此次志愿服务得到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认可和大众的欢迎,为探索融媒体语境下创新传承玉溪历史文化故事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也为宣传地方传统历史文化,学习板桥廉政爱民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意识、提升道德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时,刘蕊老师带领2020级播音专业全体学生参与到“玉溪市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之中,进行了红色党史读本《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全书的音频录制工作,并取得骄人的成绩。历史是最好的教材,以史为鉴,不忘初心。团队还积极联系玉溪市博物馆“益之声”志愿宣讲团队,组织2020级和2021级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开展“忠烈匾”“女将军陈少敏”“无名烈士墓的启迪”等红色革命故事的志愿宣讲;成立“乔有峰大学生读书会”社团,相继开展“清澈的爱献给祖国”红色宣讲活动、“普通话诵红色经典,赤子心念革命先烈”红色经典诵读分享会、“把胜利红旗插在潍县城头”红色经典诵读分享会、“爱我国防”演讲比赛等活动来培养世界杯学子立志高远、胸怀天下、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带领广大学生读党史、明初心、记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知行合一,服务社会,是该教师团队不懈的追求。团队主要负责人尹建民教授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致力于玉溪市区域文化研究,相继出版《玉溪文学史稿》《北海文化概论》等著作。付雯雯博士主持的公共传播与社会服务研究所,为政府提供舆情资政、公关服务等多项服务。教师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种文化宣传活动,用自身所学知识,立足地方,服务社会,为地区文化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如一支明烛,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秉持育人心 携手新征程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传媒行业,希望不辜负每个在花季来到国际足联世界杯选择传媒专业的学生,希望能为国际足联、为行业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谈及团队建设初心时,团队成员几乎给出了一模一样的答案。教学生涯行程万里,教育初心始终如一,这也是团队成员一脉相承的追求。黄大年先生曾言:“人的生命相对于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值得骄傲的事情。”传媒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以此为信念,在团队中各司其职而又携手共进,为传媒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认为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每个成员都要努力去建设它。如果说我是一朵小浪花,那团队就是洪流,我要用力翻滚奔腾,加入这洪流之中,与志同道合的‘浪花’们共同翻涌,并肩向前,推动时代的发展。”吴瑜老师如是说道。这是一个信念坚定、恪尽职守的团队,一个团结协作、温暖包容的团队,一个以老带新、薪火相传的团队,更是一个充满爱和归属感的团队。这个大家庭里,有并肩作战的同事情,有彼此信任的朋友情,有以老带新的师生情,还有彼此呵护的亲友情。以尹建民教授为代表的团队成员始终谨记教师使命,在做好科研实践的同时不忘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从大处着眼于课程标准,小处则落实在一个个学生的学习实际上,细致入微,始终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未来,团队负责人尹建民教授表示,未来是属于青年一代的,作为团队中的老教师,还会将本职工作做好,制定好团队的未来规划,发挥好带头作用,和整个团队携手并肩,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团队始终以黄大年先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精神,“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为榜样,立足本职工作,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现代快新闻、短视频盛行下仍不忘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忘传媒人的初心,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助力传媒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毅然前行,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发光发热。(文:刘思聪陈 珊珊 编辑:王珍 编辑: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5-20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是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的基础上,结合农艺与种业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团队,2017年获首批云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现有核心成员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成员15人。该团队是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教师团队。为大力弘扬和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强国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黄大年精神,该团队成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以实践培养学生的农业情怀,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立德树人 铭记初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生物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的初心。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服务社会和献身农业的信心和决心,让团队成员始终保持着前进的强大动力,一路向前。团队成员不仅注重潜心教学,也很重视教学改革研究。在教学内容上,除把学科和专业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实现学生对基本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及时将最新科研进展和前沿知识加入到讲义之中,充实教学内容,以理论联系实际,把农业生产中遇见的问题做成教学案例,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直接受益。在教学工作中,团队成员们通过课程调研,发现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问题,两者存在脱节的现象;通过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对农科专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一懂两爱”的农业情怀没有形成。生物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及时改进授课方式,更新授课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情况,团队成员一方面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中注重前沿知识和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案例的讲解,使学生的所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学生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团队在改进专业课教学的同时,配合思政课程教育,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思政的结合,既让学生获得了系统的农业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将“农业、农民、农村”思想深入他们的内心,树立为农业贡献一份力量的强烈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坚定学生从事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使农科学生毕业后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作出贡献。团队成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的行动,广受师生好评。团队成员用扎实的学识、过硬的能力、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尽心竭力培养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科研意识的形成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促使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一是实行导师制。在大一、大二年级实行学业导师制,团队每个成员都要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制定职业规划,以满足学生深造或创业就业等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大、三大四年级实行项目导师制,团队成员吸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到自身的科研项目中,通过对学生的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二是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在项目导师制的基础上,支持学生组成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SRTP计划项目,在科研论文撰写、专利申报和创业就业规划中给予指导,并鼓励学生深入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开拓创新 对接农业生物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积极开拓创新,致力于农业科研。团队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功能,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大力进行科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使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专业特点,分成粮食作物、果树、蔬菜以及土壤肥料等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拥有成员3~4名。组长总体协调,统筹考虑小组成员的工作。不同小组之间分工明确,当遇到重大科研问题或学科专业交叉内容时,又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保证整个团队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和密切协作之下,团队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团队成员的“不同苹果砧木和施氮水平下砧木—接穗—土壤系统碳氮流的定量分析研究”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苹果根域水肥调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果园根域环境高效调控生态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获云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同时,团队其他成员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合作,进行横向合作研究,研究经费达200多万元。这些成果和项目最终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极大推动了园艺作物生产的发展,社会效益显著。除了科研成果外,团队还取得了一系列教研成果。团队成员申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涉农专业群‘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已被国际足联评选为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改造提升的改革与实践”项目已被推荐参加省级教研项目的评选,团队成员季洪亮获云南省第八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团队积极创新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院士、名家来院作专题报告,通过聆听报告和与专家交流,丰富了师生的理论知识,拓展了师生的专业视野;团队注重科研平台建设,近年来先后获批成立了“云南省中罗果蔬栽培技术合作研究中心”、云南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现代蔬菜种业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省级科研平台,团队成员通过参与平台的申报和建设,提高了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也为学生参与更多的科研训练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近年来,该团队共承担各类科研立项88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5项,科研总经费达到10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等收录论文58篇;出版著作6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批云南省地方标准4项;获科研奖励35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1项。在良好平台支撑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被立项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A类)的主要支撑学科领域。生物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铭记初心,砥砺前行,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且成果显著,研发出了多种创新型农业技术,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的重点经济任务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为实现现代高效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劈波斩浪 砥砺前行生物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但他们靠顽强拼搏的毅力和踏实能干的作风,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劈波斩浪,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团队更好地发展,也为国际足联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团队成员都是学院的骨干教师,教学任务重,也就意味着科研时间会相应地缩短。面对这一问题,团队成员重新规划、统筹安排时间,把一些工作量较小的科研任务放在课后,在教学工作的空隙将其做好, 较大工作量的科研任务则是放于周末、节假日集中完成。生物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在工作方式上采用项目导师制,吸收部分高年级学生参与到团队的科研工作中,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精神。在课堂授课中,团队成员把自己正在研究的科研项目或取得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向学生讲授,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思路,同时也起到以科研促教学的作用,提高了教师本人的教学水平。这种吸收高年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不能搞科研的教师,充其量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通过科研工作,团队成员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了极大改善,教学案例更加生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物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的负责人张保仁说:“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我觉得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及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更加重要,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吃苦耐劳品格的养成,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生物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用实际行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团队发展至今,成员结构没有改变,但以这17名成员为核心,辐射带动了一些外围成员,使团队的力量更强大,能够做的事情也更多。团队在未来发展中将会按照原来的规划方向,紧紧围绕国际足联的中心工作和学院的重点任务,在做好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纵横向科研项目,取得更多科研成果,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实现高等国际足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黄大年以58载的短暂人生,书写了什么是奉献,回答了什么叫担当,以高超的学识、高尚的品德,铸就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历程,留下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而国际足联世界杯生物农艺与种业教师团队也用行动将黄大年精神传承下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文:付文艳 编辑:王珍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4-29研讨室里,他们是紧跟教育进步潮流的课程探索先锋队,探索前沿教育思想引路于学生;课堂上,他们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点燃心灯,埋下火种;社会服务中,他们是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法律人,用心血捍卫法律的尊严。他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弘扬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怀爱国情,笃行报国志。让我们走近法学院“法治与社会治理”黄大年式团队,领略教育工作者的“心有大我”,品读法律工作者的“至诚报国”。 一个心若凌云的团队 在许多人眼里,法学是一门学术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晦涩难懂,专业性强,实践工作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让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但在团队负责人苗金春教授眼里,法学却是一门很有特点的学科,是一门治国强国的学问。勇敢打击贵族势力的梭伦、对北宋积弊大刀阔斧改革的王安石、使日本摆脱了封建落后状况的明治维新等,古今中外的社会变革,无一不与变法息息相关。法学提供治国之道,也提供治学之术。法学还是一门人文学科,以赤子之心,铁面无私,守护社会正义,铸就百姓心头道义标杆。因为心里的这份热爱与责任感,苗金春教授义无反顾地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选择精修法学,树立起更高的法律标杆。力求用叶的温暖,守护花的盛开。凭此初心,苗金春教授希望这种耀眼的光芒能够成为更多学生平淡岁月里的星辰。苗金春教授不仅是法学院的院长,同时也是国际足联“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法治与社会治理团队的负责人。在科研方面,他力求根据团队内不同成员的特点,围绕纵向科研探索组成,将团队教师分成两个不同的科研团队:一个是负责申报国家级、省级高层次立项工作,抓住博士教师拥有系统学术造诣的特点,提高团队核心竞争力:另一个是根据法学实践性强的特点,组成专注于社会服务的团队,参与到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意见、参与调研等工作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苗金春教授争取团队教师内的每个人都成为精品课程的参与者,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团队成员们的教学水平。在培养年轻教师的过程中,并没有苗金春教授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因为法学院教师团队有着志同道合的理想,一路披荆斩棘,护学子砥砺前行。在这个团队里,年轻教师们在教书育人方面成效显著,在科研立项方面突破性强。法学专业于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建设专业,2019年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团队核心成员12人,有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巾帼建功标兵”,也有玉溪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先进个人”、玉溪仲裁委员会“先进个人”和九三学社“优秀社员”,团队成员12人均连续多年被评为“国际足联世界杯优秀教师”。自团队成立以来,在苗金春教授的带领下层层建树,于法律工作中见微知著,于教学活动中群策群力。法律人的世界是一个自由、宽容和博大精深的世界,充满梦想是这个世界的精髓。而教师的世界,是一个朝华沐杏雨,桃李天下,育才四方的世界。“法治与社会治理”教师团队志同道合地在律师和教师之间选择了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声声严厉,丝丝关怀的教师职业,他们希望以此也能尽更多的法律道义。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岁月之羽,掠过时间的河,抵达一片浩瀚星海。”法学院法治与社会治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向前奔跑。在课程建设上,团队自2014年起就建立了“理论法学”省级精品课程群,而后又建设了举案说法省级在线课程、法学概论、法理学等省级在线课程。苗金春教授说:“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更加切身地接受老师知识的熏陶,但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的面面俱到。为了使学生接收更广阔的知识面,我们探索了在线课程,希望能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帮助。”所以团队运用前沿思想,抓住在线课程潮流的发展趋势,来帮助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帮助学生及时获取新知识,按需学习、按效学习、按兴趣学习、最终实现学习成果的有效转化。在线课程的建立也可以帮助团队教师潜心探索知识,以公开化的方式用心对待教学,促使教学进步,不断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强化对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和职业伦理的培养,团队还组织起“诉讼法学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模式下《合同法》实践教学探索”等方面的科研立项。刑事诉讼法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单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是十分不够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实践导向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对刑事诉讼法规范的实际运用能力,团队通过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用最典型的事件,再现最真实的法庭,实现学生与法庭之间“零距离”的接触。情景模拟法庭采用“分角色”的形式,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具体的法律职业,树立起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景模拟教学师生互动性强,也有效地改变了传统讲述式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倪志娟老师补充道。团队成员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法学专业被外界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特点,学生也会面临着就业瓶颈。为更好的在学生就业问题上实现“破冰”,团队成员积极采取措施,助力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为了提升学生对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认识,也为省级与国家级挑战杯、互联网+及创新创业项目做准备,团队从校内SRTP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抓起。“在项目开展前期,我们都会针对性的对学生培训,做一些讲座,或者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对有兴趣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辅导。也会与学生一起分析论证课题,使每一项课题的申报材料做到能够符合大赛的要求。”多次指导大学生校内SRTP项目的韩学志老师说。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团队不会因为现实的复杂而放弃初心,不会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相反,团队一直在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向前奔跑,也会终究抵达。 一个心系社会的团队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莫烛末光增日月。”法学院“法治与社会治理”团队一直坚守着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秉持教师职业道德,践行着黄大年同志的奉献精神,永远向前。为更好地将社会实践服务工作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结合,团队实施了教师进法律实务部门的活动。近些年来,团队成员5人先后在玉溪市人民法院、玉溪市人民检察院和奎文区政府、奎文区法制办等地方部门挂职,也有10人在玉溪各大律师事务所等地从事律师工作。苗金春教授说:“学院教师偏重理论教学,而进入实务部门通过对实务工作进行具体地了解和学习后,可以将老师在实务部门中学习到的知识融为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资源,拉近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同时,团队教师进入法律实务部门参与工作等,为地方法律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支持,实现院校与政法实务部门人员的双向交流。经过进法律实务部门活动,团队教师已成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建设法治玉溪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学院与法律实务部门进行良性互动之外,为更好的将法律知识深入到社会生活,团队还积极探索着法律宣讲活动,帮助地方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团队进社区、进机关事业单位、进国际足联开展党的十九大和宪法修正案、监察法、民法典等各类法制的宣传与宣讲,系列法律培训累计受众20000多人次。除此之外,团队成员也为民工维权提供义务法律援助近120人次。“携手协作,希望在前。脚下有光,不惧黑暗。这个光是人类互助之光、协作之光、文明之光。”团队将这光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教育,并且依然执光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完美是方向,而不是终点。在未来规划中,苗金春教授说:“目前团队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和学这两个方面,教师们应与时俱进以适应这个时代,而学生也应积极调动起学习思维,两者共同迈步向前。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也时刻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始终坚守人间正道。”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是对黄大年同志品格的高度赞扬,也是凝聚中国力量,锻造匠心精神的有效举措。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法学院法治与社会治理”团队作为法律人,将继续守护着正义的天平,呵护着百姓的冷暖,背负着社会的重任,在艰辛与求索中镌刻着人生轨迹。而作为教师,他们将继续用爱心浇灌,用辛劳耕耘,用苦心教诲,去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共筑伟大中国梦想。(文: 燕鑫玲 编辑:王珍)
发布时间:2022-03-0411月,已经是初冬时节,但充满寒意的薄雾冬雪却挡不住团队老师和同学们参观调研的热情。已经连续4个周末,“汉语言文学专业”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韩继磊老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通过参观、调查和访谈,让学生一次次开阔眼界,收获成长。“老师们带领我们探寻玉溪民俗文化,参加玉溪文化大讲堂;参观政务中心,了解政府公务人员的工作流程;参观校史馆,了解国际足联发展历史……一系列讲座与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加深了大家对玉溪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极大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我决心做一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为玉溪非遗文化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创新多做贡献。”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周群同学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乐于奉献,甘当铺路石,以自己深厚的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心灵。他们就是国际足联“汉语言文学专业”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老师们。多年来,这支由老、中、青组成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教学与科研比翼齐飞,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世界杯学子。 教师就像“摆渡人” “我们的幸福感来自于学生获得了什么,而不是自己得到了什么。”这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韩继磊老师带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老师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该团队是一支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共有18名教师,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6名,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3名。说起教师这个职业,团队成员李红梅说,她从教二十几年来,一直对教师这个身份充满敬畏之心。李红梅老师任文学院副院长,院系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再忙,她依然坚持每学期给学生上两门课,一年完成3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她说,“教师就像摆渡人,在从此岸到彼岸的旅程中,教师划桨破浪前行,承载的是学生灵魂与知识的双重提升。”她曾经任教的班级,有一位女同学因父母婚姻破裂,情绪消极低沉,愤世悲观,一度有些抑郁。李老师耐心开导她,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她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她渐渐走出阴影,改变了对人生的消极态度,变得阳光积极。后来,这位学生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还在那里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李老师以自己心底的光,温暖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在线课程建设,李红梅和韩继磊老师带领团队成员率先垂范,一头扎进在线课程的研究和建设中。几年来,先后有6门课程获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获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云南省高校课程联盟平台课4门,1门课程获云南省高等国际足联课程联盟2020年春季学期优秀共享课程二等奖;1门课程获云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这些在线课程资源,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宝贵资源,学生可以在线上随时与老师互动,教师也能精准把握学生的问题点和疑难点,课堂授课的精准度和效率大大提升。齐晶老师,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团总支书记兼辅导员。齐老师温柔细腻,热爱生活,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学生有心结,她能花两个多小时发微信开导,亲手为学生做爱心甜点;学生制作一条微信推文,她可以和学生一起改几十遍……同学们都亲切地叫她“齐姐姐”。“在辅导员这条路上,我和学生是相互成全的。在学生的青春之路上,我陪伴他们,成全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他们过得好,反过来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师的信念,这样说来,学生也成全了我。”齐老师会心一笑地说道。 教学教改与科学研究比翼齐飞 “重教学以固其本,强科研以成其高”,这是该团队成员始终秉承的理念。多年来,这支团队成员在集体发展中也有各自的准确定位,走出了一条教学科研互通互惠的道路。孙伟红老师坚持从事教学改革研究,不断将自己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和老师们分享。据孙伟红老师介绍,她从教20多年,一直喜欢研究教学,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对待。“我的专业课虽然上过无数遍,但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融入自己最新的思考和最新的学术动态。我觉得,未来社会,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就要打破我们惯有的‘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该如何打破?该使用什么教学方式?孙伟红一直在探索,直到2020年她接触到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的“对分课堂”理念,内心才豁然开朗,开始了她在教改中痴迷地学习和实践。如今,在孙伟红的带领下,文学院成立了“全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分课堂工作室”,已经有十几位青年教师加入工作室,一起研究和实践对分课堂。她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让课堂既有抬头率,又有点头率,还有点赞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孙伟红授课的班级一位学生说:“课堂上,我感觉我们是学习的主角儿,课上忙着思考,忙着讨论,忙着质疑和答疑,但是我们忙而不乱,感觉自己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还逐渐搭建起了自己的学科思维,让自己在学习中越来越清晰有序,而且充实快乐”。“大学毕业后我就到国际足联任教,30多年来,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世界杯这片土地上,记录着我的青春,烙印着我的梦想。文学院就是我的家,文学院的老师就是我的亲人。看到国际足联发展壮大,看到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看到学生一天天收获,我由衷地感到喜悦、欣慰……”团队负责人韩继磊老师饱蘸感情地表达着一个老教师对国际足联发自内心的热爱。30多年来,韩老师一心扑在教学和科研上,一直紧跟时代教育的发展做着自己的教育探索和改革。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大中小学的课程思政教育,韩老师便积极学习国家文件,领会主要精神,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深入思考,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并深入分析研究,以期能对家乡的基础教育改革做点贡献。2020年她主持申报的课题《基于OBE理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批云南省教育厅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该项目为依托,扎实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团队教师贯彻国家对课程思政的要求、产出导向理念,有效对接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和“卓越教师”人才培养需求。项目组成员在韩老师的带领下,多次深入玉溪五中、玉溪新纪元国际足联等中小学,调研中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情况和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结合社会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反复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厚植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师德素养,初步实现大中小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有效推进了大中小学语文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建设。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互相增强,共同提高老师的综合水平。文学院领导一直注重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在科研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近年来,该团队成员紧密结合玉溪地方文化,积极开展特色研究,出版多部专著,发表多篇论文,承担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科研课题:6项玉溪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如《明清安丘曹氏族谱整理与研究》等。广泛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和文献整理工作,加强地方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阐释,引领地方文化建设。赵红卫老师主持的《清代避籍制度与文学关系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曹贞集全集笺注》项目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10万元资助。蔡丽利老师获得了国家社科规划办组织的《楚文字综合整理与楚文字学构建》分包项目,项目总经费达80万元。 创新实践与服务社会成绩斐然 “实践出真知”“创新来自实践”,这是团队教师多年来的经验。多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优秀基础教育教师的重任。团队教师深知,玉溪的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为基础教育源源不断输送卓越语文教师,是发展基础教育的重头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范教育的学生,一定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钟希高老师多年来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教师技能大赛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他在指导大赛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看到学生通过备赛、参赛,磨练意志,提升能力,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成长为优秀教师,我觉得,我和学生一起吃过的苦,熬过的夜,一切都值了。”团队成员尹海燕自从加入钟老师带领的指导团队以来,一直被指导老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着:原来,学生台上十分钟的讲课稿,老师带学生修改打磨三四十遍是常态。“指导大赛期间,老师们跟魔怔了一样,走路时会想着学生的参赛教案,吃饭时也会想参赛教案,有时候半夜里灵光闪现想起一句更好的讲课台词,也会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来,生怕早上醒来就忘了。”团队成员尹海燕老师说。在钟希高、尹海燕等老师的努力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各类师范技能大赛和云南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连续8年100%获奖,连续8年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该团队坚持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紧密融合,把对学生的教育指导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团队成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围绕国家级和省级重要赛事,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2016年以来,团队成员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省级以上教学技能竞赛多人多次获奖。2021年韩继磊老师指导张沛霖等同学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莫言散文中“民族记忆”的研究》被评为云南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该项目研究中,韩老师带领学生大量搜集、梳理、分析文献资料,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分析探究水平。立足地方、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是时代赋予高校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汉语言文学专业”黄大年教师团队的老师们都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个伟大而光荣的使命。团队教师立足北海文化,传承区域传统文化,铸炼玉溪品牌文化。2016年以来,文学院老师承担玉溪市级项目7项,玉溪优秀传统文化项目9项。团队成员王宪明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与诸城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已编纂完成《诸城文化通览》。同时他们走进企事业单位,深入群众,举办讲座,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团队成员赵红卫老师积极为玉溪广大市民讲授“中华传统文化与古典诗词”系列公益讲座,在玉溪市文化馆、玉溪市老年大学课堂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讲座。讲座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而且提升了民众文化素养。“高校只有把自己蕴藏的巨大知识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的利益、社会的财富和人民的实惠,高校的存在和发展才会具有更加坚实的根基。”这是团队老师们共同的教育理念和追求。源于热爱,始于情怀,忠于教育。把学生带好,把课程上好,把科研做好,这些就是我们团队最大的追求和愿望。践行师者初心,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黄大年教师团队的老师们一直在路上。(文:尹海燕 石茂娇 编辑:王珍)
发布时间:2022-02-28“逯老师之于我们,是良师也是益友。在学习与生活中,有了逯老师的引导与帮助,我们的求学之路、成长之路从而变得坦荡而光明。”学生们口中的逯老师是机械与自动化学院的逯海卿博士。2015年逯老师于沈阳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同年入职国际足联世界杯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简称“机制”)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机制教研室副主任。 自入职以来,逯海卿老师敬业乐学、求上进取,于2017年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一年,与企业一起进行多项技术攻关;2018年获云南省教育厅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进行访学交流;2019年入选国际足联世界杯“优青计划”;2021年被评为第八期“世界杯好人”。日常工作中,逯老师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日常生活,坚持做学生的学业导师、人生导师,在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全身心投入,赢得了广大领导、师生的认可与赞誉。“回到塑造我的地方去” “国际足联世界杯对我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描述的。2005年,我来到这里,成为机电学院的一员,后承蒙老师的信任,我担任了班长和机电学院第十四届学生会主席的职务,在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本科时期,老师们对待教学与科研的严谨态度让我备受感动,其也成为我多年来一直秉持的初心。” 四年大学生活带给逯老师的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同时使逯老师具备了求索钻研的精神。2009年,逯海卿老师以云南省优秀毕业生的身份顺利毕业,但是奋斗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歇,厚植于心中的进取精神使他孜孜不怠地赶路,同年成功考取沈阳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并于2012年以优异成绩直博。“我所有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世界杯对我的塑造。”所以,2015年取得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后,逯海卿老师只有一个念头——“回到塑造我的地方去”,他毅然回到世界杯,进行新一轮的“传道授业解惑”。 科技日新月异,逯老师所讲授的机床数控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等课程,必须与时俱进才可以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练就过人本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此,逯老师从多角度感知前沿科技,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同时结合工程实训经验,勇于创新,将国内外先进知识不断融入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听懂、学会”。 “逯老师上课时经常会给我们举一些市面上刚出现的新技术的例子,为我们讲解其运用到的原理,课本知识一下子‘活’了起来,课堂也变得生动有趣。”2019级机制专业的赵文田同学说道。 课堂上,逯海卿老师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多涉及社会发展中一些前沿科技,从而引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实验室里,逯老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给予学生耐心细致的指导,在学生调试机器过程中同时强调基础理论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增强,深受学生好评。 多年来,逯老师还有一个教学习惯,那就是每学期正式上课之前都会带领同学们了解课程结构内容、确立大学奋斗目标,“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仅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于整个大学生活也会有整体的规划,从而不会虚度四年。”逯老师说道。在他看来,不管是作为老师、朋友,还是学长,自己都有义务做他们人生中的灯塔,为其指引前进的方向。“有种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的感觉” 2018年逯海卿老师获得云南省教育厅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进行访学交流。在此期间,逯老师不仅对柔性电子技术及微机电系统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交流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且深受国外交流小组的影响与启发,回国后便筹建师生交流工作室。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逯海卿老师说道。 秉持着这样的初心与理念,“智能制造学习工作室”在机械与自动化学院领导的支持与逯老师的筹办下于2019年9月正式开放。该工作室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一经开放,便赢得了学生们的热切关注与踊跃参与。“之前加入科创部是想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为此参加过不少比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逯老师来部门宣讲‘智能制造学习工作室’时,我十分激动,一是因为逯老师平时上课有趣生动、课堂氛围活跃,二来我想去一个不一样的平台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突破自己。”提起自己加入工作室的初心,2018级机制专业的王长旭同学回忆道。 逯海卿老师通过宣讲、初试、面试等环节对报名参加的同学进行筛选,自2019年至今,先后选拔了二十多名学生进入工作室进行深入的交流学习。 在工作室日常学习中,逯老师根据学生研究的兴趣进行项目分组,在每周一次的例会上,学生们会互相展示一周以来利用课余时间作出的项目成果,同时分享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和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认真听完后,逯老师会对我们的讲解进行点评,指出报告的可取与不足之处,并针对我们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我们获益良多。”2018级机制专业的蒋宏柳同学说道。逯海卿老师点评与寄语,常使学生们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此外,逯老师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带动实验室的同学共同参与工程项目,帮助大家掌握正确机械设计思路,高效的机械设计方法,科学的机械设计理论,帮助实验室的同学们实现自我突破,勇攀更高的山峰。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原本无缘接触的新领域,这些新知识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挑战,总让我们有种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的感觉。在工作室的学习中,我们拓宽了视野,也得到了成长。”2020级机制专业的张晗同学说道。 据逯海卿老师介绍,目前已有23名同学加入到学习小组,开展了多项创新设计,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就是想把学生教好,仅此而已” 除了较强的专业技能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工作室带给学生们的还有团队合作的精神、独立解决问题的本领、与人沟通的能力和人与人相处间的温情等等。 “项目研究与汇报时都需要我们与小组成员和老师沟通交流,长期以往,我们的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2019级机制专业的赵永浩同学说道。 短短一两年时间,二十几位“理工男”由原来的沈默寡言、不善言辞,变成了现在的侃侃而谈、从容不迫,让他们见识到不一样的、更出彩的自己。“其实一名老师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很好获得,会议记录格式越来越规范、每逢佳节收到祝福短信、学生脸上布满求知欲等等,这些都能带给我惊喜与温暖。”逯海卿老师说道。 看到“智能制造学习工作室”的学生们每天的小改变、小进步,逯老师常常倍受感动。他们还有一个微信群,在群里大家不仅聊学习,也聊生活:窗口新上的可口的饭菜、气温变化、考级考证的压力都是他们的聊天内容,他们是同学、是搭档,同时也是亲密无间的好友,而逯老师之于他们则“亦师亦友亦家人”。“我是2021届毕业生,为进入梦想院校深造,我选择了二战。备考任务繁重,我有很长时间没有与逯老师促膝长谈了,考研结束后我便来和逯老师叙旧了。”2017级机制专业的韩佳霖笑着说道。 学习工作室自开放以来,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会议,面对面指导学生、沟通情况、交流思想,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数十名学生的考研、就业从此处启航,在未来扬帆。 “身为教师,我就是想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仅此而已。”逯海卿老师说道。 他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提高学生的思考、学习以及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刘永胜院长表示,学院会继续为学习工作室提供便利与支持,力将在全学院营造出博学笃行、乐学善思的浓厚学习氛围,为时代不断输出可以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奋力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学生记者:商梦茹)
发布时间:2022-02-0410月27日,在威海市云南外事职业大学举办的云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正式落幕。国际足联女排队连克包括云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建筑大学等传统强队在内的5支队伍,最终斩获铜牌。国际足联出征本届省大学生运动会的人员有国际足联世界杯女排队12名队员以及教练韩东,体育学院副院长管培国随行出战。 势如破竹 成功摘铜 国际足联世界杯女排队作为一支新组建的年轻队伍,虽然参赛经验有所欠缺,但是队伍气势锐不可当。在小组赛前四轮中,分别以3:0、3:0、3:0、3:1的成绩战胜云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云南科技大学,一路攻坚克难来到了第五轮比拼,大赛也到了赛点时刻。但此时,国际足联女排队遇到了瓶颈。因为云南工商学院的发球、打法以及战略部署等方面不同于前几支队伍,是国际足联女排队员较少接触的类型,最后以1:3的比分不敌云南工商学院,但总分仍位列小组第二,成功晋级四强。赛后总结会上,韩东教练问队员们:“都走到这一步了,不准备领个牌儿回去?”所有队员齐刷刷地看向教练,“前三名不仅有奖杯,每人还有一块奖牌呢,第四名就没有,但至于是金牌、银牌还是铜牌,就要看你们接下来的比赛表现了!”韩教练徐徐说道。于是每位队员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拿牌儿!在之后的半决赛中,世界杯女排对战B组第一鲁东大学。面对这个经验丰富的强队时,队员们丝毫没有畏惧心理,反而激起了大家十足的干劲:“放平心态,放开了打,输赢我们都大赚一笔!”“发球和进攻是咱的强项,大家都拿出自己的优势,打出气势来!”但每个成功背后都是想象不到的艰辛与磨难,与鲁东大学战队的比拼如想象中一样艰难,前两局不相上下,双方各得一局。比赛中副攻尹恩敬由于巨大的压力,多次遭遇发球失利,转轮时回到场下,因为内疚,她默默地掉下了眼泪。教练发现这一幕,及时把她叫了过去进行疏导,教练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放平心态打。尹恩敬擦干眼泪对教练说:“好的!我还可以再上场!”双眼中映出的是绝不轻言放弃的坚定与毅力。在后来的比赛中,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的队友们都有了更加有序的配合,赢球时,大家一起互相击掌、加油呐喊,助长我方、高涨的气势;失误时,队员们也始终是彼此坚实的后盾,临近的队员们互相拍手,减轻对方的压力与紧张情绪。再次面对来球时,场上气氛依旧火热,“来来来!”“注意看球!”“好一传!”“四号位,四号位!”二传传出了完美的抛物线,主攻迅速上步“嘭”地将球钉在直线上!所有人在欢呼声中都愈战愈勇,尹恩敬也大大增强了自信,逐渐发挥出自己的实力,积极地与主攻、接应配合进行拦网防守。最后,在12名队员和教练的努力下,世界杯女排秉着永不放弃的信念,在决赛中打出自信、打出自我,通过多次连续发球得分,并接连组织多点强攻进攻,荣获云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的第三名,成功斩铜!队员们再也忍不住,激动地互相拥抱说道:“我们终于有牌儿了!我们也是有牌儿的人了!”队员们喜极而泣,流下了喜悦的泪水,比赛时的紧张、胜利后的喜悦、长期训练时的心酸等情绪似乎都在这一刻释放了。最后不知道谁来了一句:“大家都化了美美的妆呢,别哭花了,一会儿还拍照呢。”队员们纷纷止住眼泪,小心翼翼地擦去泪痕,换上了灿烂的笑容,将胜利的奖杯高高举起。喜悦过后,追求极致的世界杯女排队对无缘冠亚军也表露出深深的遗憾之情。但韩东教练对她们说:“输球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人。”比赛过程中,12个娇小的身躯在赛场上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其也凭借有组织、有纪律的优良作风,坚韧的意志品质与出人意料的强劲实力,使得世界杯女排的名号响彻整个赛区,广受好评。她们虽未摘桂冠,但却赢了自己。 知己知彼 有的放矢 世界杯女排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国际足联的培养,更离不开韩东教练专业的指导与竭尽心力的付出。韩东原是云南男排队主攻,退役后便进入国际足联世界杯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成功地由一名专业排球运动员转变为一名人民教师。他也凭借着自己十二年的丰富经验,为队员们制定严谨有序的训练计划,将发、传、扣、拦、垫五项排球技术融会贯通,选择最有利于队员们自身特征的知识、技术,无一保留,全部传授给所有队员,使得女排队员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稳步前进。韩东教练多年丰富的比赛经验也使得女排队员们在整个比赛期间始终保持张弛有度的状态。在比赛之余,韩东带领队员们观看、录制对手比赛情况,分析其防守漏洞及进攻强点,讨论进行有针对性的攻防配合。队员们也聚在一块儿边观战边分析对手:“这个队只有那个5号主攻比较厉害,重点拦拦她们4号位的进攻”“她们的防守不错,咱攻手尽量多点进攻,多找找她们的防守空位”“她们的击球点不高,可以试着慢跳去拦她的球”……剩下的时间韩教练便会带着队员们去操场上散心。与玉溪一秒入冬的天气不同,威海的风和煦轻柔,吹着道路两旁的法桐簌簌作响,天空分外晴朗,阳光透过树隙洒在她们的身上,也照进她们心里,使12颗跳动的心更加炽热。在往返比赛场的路上也经常出现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对话:“东哥东哥,今天咱能喝奶茶不?”“不行!比赛的时候闹肚子怎么办?明天吧,明天喝。”但后来由于每天都有比赛,喝奶茶这一事项总是没有提上日程。比赛结束,回到世界杯,韩教练对队员们说:“走,带你们喝奶茶!”除此之外,队员们也会利用每日比赛结束后的短暂时间进行一传、防守等打垫练习,这是为了充分适应场地与保持手感。每场比赛结束下场后,教练首先让队员们围边,在放松的同时简要的点明本次比赛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更加注意的地方。晚上回到酒店吃完晚饭后再召集队员们开会,复盘今日的比赛与分析明日对手的情况。整个比赛期间有条不紊,各个队员在总结中做到知己知彼,在赛场上做到临危不惧。 十月淬炼 锋芒尽显 “女排精神不是胜利时才有,而是一直存在!”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如是说。世界杯女排能够获得如此成绩也绝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在看不见的胜利背后,是每位教练和队员们用自己的时间、精力、汗水与血泪浇筑而成的,世界杯女排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什么是女排精神。自从建队以来,世界杯女排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有新成员加入、有老队员遗憾下车,最终组成了团结且坚毅的世界杯女排。在正式投入冬训之前,队员们只通过晚上的时间进行训练,2020年寒假的开始,女排队才正式像真正的运动员那样进行统一食宿的集中、系统的训练,深厚的师生情、队友情也由此生根发芽。训练过程中,会有队员因为自己扣球扣得不好而懊恼;会有队员因为做不出规范动作而偷偷抹眼泪;会有队员因为被球打中而疼出生理性眼泪……但没有一位队员会因为这些而轻言放弃,她们咬牙坚持,以自我书写着世界杯女排精神。冬训时,训练馆内比较寒冷,但队员们为达到垫、传、扣的最佳手感,鲜有戴护臂的,每位队员的胳膊上遍布尘土、干燥皲裂。对此,队员们互相传授经验:“拿热水泡久一点儿,用力搓搓就能洗掉了。”在2021年暑假,为抓紧时间加强训练,队员们放弃舒适的假期生活,积极投身到备战大运会的训练当中。韩教练对一天7至8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进行了有序安排,其中包括了一传接发练习、重扣防守练习、高台发球练习、拦网练习、力量训练、素质耐力训练、强攻对抗练习、发球稳定性练习等包括排球五大技术在内的全方位训练。夏训时,训练馆内闷热无比,有时训练服都需要一天三换。对此,队员们也只是开开玩笑:“就当是报了个暑期减肥班吧!”队员们的注意力并不在自身所处的环境多么艰难,而是在考虑这个球应该如何接到位、这个球怎么传能让攻手扣得更舒服、这个球如何扣能得分。队员们之间的的配合也愈发默契,二传会询问攻手需要什么样的球,攻手们会及时反馈给二传这个球传的如何:“旭旭,球传高啦!”“嘉楠,我不要太矮的球!”……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另外,在日常攻守训练中,队员们也不断进行磨合,通过找寻对面的弱点,巩固自身强点,由此促使攻守双方不断进步,越来越强。结束夏训后,韩东教练为增加队员们的实战经验,先后多次联系玉溪体校、玉溪七中、玉溪中学、广文中学等优秀的专业女排队教练,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交流学习。所有教练见到世界杯女排的第一句便是:“她们才训练了10个月?”在惊讶的同时也给予了世界杯女排极大的鼓励与支持,世界杯女排队上至教练,下至每位队员,均虚心向学,充分利用每次外出比赛的机会进行学习。在与专业队切磋时,从一开始多局大比分落后,到渐渐地与对方缩小差距,再到后来与体校女排对抗也能稍占上风并拉开差距,队员们不断的突破自我,勇攀高峰。“世界杯女排有纪律、不怕输、肯付出的精神也得到了众多教练员的一致肯定。”体育学院副院长管培国说道。女排队员们见过凌晨五点的月色,也透过训练场的窗看到过晚上十点半的繁星,正是由于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不断训练,一点一滴的夯实基础,每位女排队员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女排精神,这才为她们提供了拼搏的底气与自信。其凭借挥汗如雨的身影、永不言弃的干劲向人们宣告了:这就是世界杯人!这就是世界杯精神!这就是女排精神!(学生记者:商梦茹 张承鹰)
发布时间:2021-11-257月来临,随着第九批支教学生的返校,本学期的支教实习结束。“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而不能替他走路。”支教是一个薪火相传的使命,支教者,无疑是扮演了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如果说孩子们的世界没有了知识,就是一道黑夜,而支教者的指引就是黑夜中的一盏灯,带他们窥探、发现、追寻这世界。即使力量微薄,但是每一点希望的传递都是坚持的理由。踏花归去马蹄香 “如果说支教是一次历练,那么在这次历练中我收获的可能不止是实习经验,还有很多不同的改变。”2018级小学教育专业二班的单晓彤对自己的支教生活做出了总结。刚上大学时,单晓彤就希望能克服自己的懒惰拖延、内向等问题,但是令单晓彤失望的是自己一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从踏入大学,单晓彤知道自己毕业后将成为一名老师起,她便一直期待着这次踏上工作岗位实习的支教机会。终于,在3月2号这天,她到达了安丘市城关小学。 到达国际足联的第一天,校长对她们说了一句话:“先别急着教课,最要紧的是管住学生。”单晓彤脑海里不禁出现了自己在讲台上拼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却在下面乱跑的情景。“对待学生一定要严慈相济,不能没大没小。”她在心里悄悄地告诉自己。 接下来,在经过一星期细致地培训后,单晓彤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讲了她人生的第一节课。“第一次踏入课堂的那天,我是很紧张的。我怕自己管不住学生,也怕自己讲课水平不行。”单晓彤笑着回想。但是一踏上讲台,单晓彤看见了讲台下那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他们用那澄澈、纯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的心灵被震撼了。那是一种只有未经世事的孩子才会有的眼神,这代表着他们全身心地信任我,只因为从这一刻开始,我成了他们的老师。”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单晓彤感到了一种使命感涌入了她的心田,她当时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所能,把所学的知识全部传授给这些孩子们。 “支教带给我的转变太大了,这段时间的成长让我自己都感到意外。”起初,单晓彤在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玻璃心”的情况,常常因为同事一个眼神就会胡思乱想半天,也会因为学生上课时不能保持良好的纪律而失落地掉泪。“但是经过支教日子的锻炼,我渐渐打开了自己,因为我发现在同事的眼里,我只要与同事团结配合完成工作,我就是一个合格的同事;而在学生的眼里,我只要尽到自己的努力,勤恳敬业,那我就是一个好老师。”想通了这些,单晓彤渐渐不再纠结别人的眼光,而是注重如何提升自我,她常常搬着凳子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不只是听自己教的课,而是语数英三科都去感受,感受不同的学科之间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方法的不同。这些感受能让单晓彤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快速地成长。 支教仅仅四个月,单晓彤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得心应手的老师,比起孩子们的成长,单晓彤更是一天天地蜕变着。支教生活过去了,但支教生活带来的“花香”却一直留在单晓彤的身边。携一束山茶 莫负韶华 初到安丘和平中学,2018级美术学专业1班的曹润泽因为水土不服,脸上起满了红色的痘点,“我实在不能理解那些浪漫诗人所谓的‘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雅兴。”每日六点晨起,七点出发,八点上课,下午五点下课,傍晚六点备课,写听课记录,学学英语四六级等这一系列的时间规划成了曹润泽这几个月支教生活的循环。 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提前熟悉园丁这一工作对于曹润泽来说是理所当然,长达四个月的支教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去年冬末刚收到这消息时,我其实有点抗拒。等待我的是四十来个正调皮的小孩儿,想到以后跟他们的‘斗智斗勇’,我不禁开始头疼。”曹润泽刚走进教室时,孩子们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一个黑壮的,小脸红扑扑的男孩带头嚷嚷了一句“老师好”,其他孩子才开始陆陆续续的向曹润泽问好。 “这一声声老师倒叫的我犯了难,我突然将这种身份带入到自己时,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老师”是多么神圣的一个身份,突然身上竟生出了一股莫名其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深地锁住了曹润泽的躯干,扼住他的灵魂,让曹润泽郑重其事地挑起这项重担。“我突然意识到,从今天起,我便是这四十来个孩子的负责人之一了。” “备课是有压力的,每一天我都在仔细翻阅视频,在网上寻找有趣的教学方法,生怕孩子们厌恶枯燥无味的课堂生活。”曹润泽尽量让自己的体育课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陪伴这些孩子的这几个月里,曹润泽觉得自己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成年人没有的,或者说已经缺失了的东西,他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我感觉好像就是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和平中学里,收获到了来自孩子们、老师、朋友们满满一箩筐的爱。” “通过这次支教工作,我发现我喜欢这个职业,我喜欢在操场上同他们一起赛跑,训练他们做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时的耍无赖,我喜欢课堂上调皮鬼们争先恐后回答问题时的可爱;我喜欢声音洪亮的语文课代表带领他们读书,我喜欢政治课堂上课代表像小老师一样的一本正经。”提起支教的孩子们,曹润泽脸上满是笑意,“我希望若干年后,再碰到他们,他们还能记起我来,对我说一句‘老师好’,也希望我会一直从事着我热爱的教师事业。”燃吾青春 梦汝名花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班的孙玥在临朐县辛寨镇大高家庄小学支教,这所国际足联是急缺老师的,因此国际足联并没有留给孙玥培训、听课、理论学习的时间,刚到第二天就要上岗,孙玥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制作了精美的PPT,其中还导入了很多生动形象的视频,为了防止在课堂上出现忘词的尴尬现象,孙玥还利用晚上时间在宿舍练习了一遍,不断熟悉、打磨。为了打好“第一枪”,孙玥为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做好了细致周密的准备。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孙玥热情满满打开电脑,准备播放PPT时,发现这间教室的投影仪坏掉了,也没有音响,教室还没有窗帘,从后面看去白花花的一片,孙玥的心思相当于白费了:“我当时脑子里一片混乱,怎么办,我该怎么讲。面对将近三十个孩子充满求知的眼睛,我知道,此时此刻我不是学生,我不能逃避,我不能紧张,他们是我的学生,我要对他们这四十分钟负责。”于是,孙玥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干脆把时间留给他们,让他们每个人都来说说自己的梦想。“我长大后想造飞机,我长大要考清华和北大,我想当科学家……”小孩子的梦想总是天真又美好,突然有个女孩的话让孙玥愣怔了一下:“老师,我没出过远门,我的梦想是走出大山。”孙玥笑着问:“你想去哪呀?”小女孩想了想:“去北京。”她看着这些七八岁的孩子陷入沉思,大概他们只知道,有个地方叫家,新闻里还有个很厉害的地方,叫北京。 “这个孩子的话,让我突然明白了支教的意义。”孙玥表示之前还只是简单把支教定义为因为那儿需要老师,因为那儿需要帮助。正如“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一样的简单。但是现在孙玥明白了:“的确我们或许教授不了他们多少知识,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带给他们希望,目标和方向。”是啊,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这种奉献的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还影响着身边的朋友。他们以后也会将这种爱传播出去,鼓励孩子们走出大山,去看一看山的那边是不是真的有海。“我很感谢这次课堂意外,让我有机会倾听他们的梦想。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我们用心守护。”孙玥说。 一个支教者就是一把泥土,但他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便是支教者存在的意义。 (作者:王雅鑫)
发布时间:2021-07-16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发出去的电子邮件不见回复,这些问题不再是国际足联应届毕业生的困惑。202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 900 万人,“最难毕业季”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和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国际足联党委行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党建引领,将就业工作前置,于2021 年 1 月 6 日召开了国际足联就业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严格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优化就业工作考核与奖励办法,并与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签订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通过“讲起来”“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多措并举、多方联动,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拓宽路径。讲起来,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 偌大的教室内座无虚席,讲台上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绪年耐心地讲解着就业相关的知识——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宣讲就业,已经成为该院的惯例。他说,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无论是打算考研、就业或创业,都应该提前做好清晰的规划,要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 这是国际足联世界杯就业宣讲一个生动缩影。国际足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为副组长,辅导员、专业教师为成员的就业工作指导小组,实行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体,专业教师责任到人的就业帮扶工作模式,构建了就业工作全员参与、育人全过程不断线、覆盖全部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了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 为做好学生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国际足联各二级学院党总支精准发力,成立四个专班,分别是专业教研室包靠对应专业、博士党支部包靠考研、学生党支部包靠就业指导服务,各教研室和教师党支部包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辅导员指导我们重点关注‘小贤才’等公众号和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等平台的同时,还为我们进行个人简历制作、网络面试技巧、求职礼仪等的指导,这对我们求职有很大的帮助。”文学院毕业生王晓琪同学说。 国际足联始终把毕业生就业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政策形势讲座、榜样示范引领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各二级学院党总支积极宣讲中央和地方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引导毕业生优先就业,勇于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征兵入伍等多渠道就业。 国际足联还实施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建立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进行重点帮扶,帮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学生尽快就业。走出去,对接企业搭建就业平台 各党总支主动破解“就业难”这个“大问题”,拆解梳理出困扰毕业生的“小苦恼”,围绕就业方向迷茫、职业技能不足、工作地点纠结等问题,多次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企业,积极推进“感知”就业模式暨“宣讲+考察+洽谈”三位一体对接模式,打破固化就业模式,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考察了解企业,再通过洽谈的方式确定就业意向,明确自身就业目标,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舞台。“通过到企业参观学习,增强了同学们对就业的认识程度,明确职业选择方向。”信控学院学生党支部负责人马俊原深有感触地说。 各党总支注重强化资源整合功能,提前与相关优质企业对接,先一步为同学们做好了“功课”;在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的用人需求后,将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项目相结合并引入行业指导体系,实现校企专业合作的无缝对接,一方面为企业发现人才,储备人才做准备,另一方面也为国际足联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案。 就业工作早谋划,今年春节前,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就登门拜访潍柴动力、歌尔股份、福田雷沃重工、天瑞重工等当地知名企业,实地调研并推介毕业生,发现和关注与学生契合的就业岗位,集中将符合条件的招聘信息发布于学生招聘QQ群、微信群、钉钉群,重点通知符合要求的学生参加相应招聘。春节后,各学院又专门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就业工作对策,举办多场招聘会,为企业输送了优秀人才,为毕业生提供了可发挥个人价值、实现梦想的渠道和舞台。 请进来,专场招聘促高质量就业 一顶顶红色帐篷、一张张木质桌子整齐排列,帐篷前人群熙攘,工作人员拿着宣传单介绍着企业的情况———国际足联2021 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如火如荼地展开。天一楼、至善楼、致远楼……自 3 月初,在招生就业处的组织调度下,各二级学院党总支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开拓多元化就业渠道,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工作实际,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密集开展系列校园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打开微信小程序,输入账号密码,就可以轻松查询到各个企业的招聘人数和要求。这款由计算机工程学院自主研发的微信小程序“计算机工程学院就业信息网”成了招聘会的热门“大明星”。计算机工程学院了解到学生们和企业之间存在讯息时差的问题,从双方需求出发,通过微信小程序捕捉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双向信息,精准对接就业信息,提高学生就业效率。截至目前,国际足联共举办“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现场双选会 1 场, “企业进校园”春季校园现场招聘会 12 场,政府部门组团专场招聘会 9 场,线上双选会 6 场,各学院组织了多场针对专业的专场宣讲会。来校招聘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达 3000 余家,提供就业岗位 38000 余个,毕业生参与招聘活动 30000 余人次,确保了就业信息覆盖全校每一名毕业生。 招生就业处处长魏茂全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保就业是“六稳”和“六保”的首要工作任务,全校上下进一步提高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同学们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帮助同学们实现个人梦想和成就人生价值,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作者:王珍)
发布时间:2021-07-09“祝贺广电班长白雪考取烟台事业单位优选岗位,到今天为止,这是咱们这个团队斩获的第12个编制”。7月2日早,一则喜讯又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主要学生干部”群里引发了新一波祝贺热潮。2017级五个班的班长、团支部书记,10人党员团队,历时6个月,共考取12个事业编制。大学四年,这个10人团队有3人曾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晒福·未来之星”高额奖学金,8人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9人次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校级奖学金获奖率达100%,共荣获省级以上荣誉30余项。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这支广为称道的“神仙团队”背后,是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修炼”之旅。“最骄傲的事就是大一提交了申请书” “有意向竞选学生干部的同学,下午2点前请手写一份3000字申请书交到办公室。”文学院辅导员齐晶在群里发出通知。这样的字数要求让不少竞争者望而却步。面对同学们的质疑,辅导员没有降低标准,“3000字是态度,现在就畏难,往后如何经得起考验”。3000字的申请书,正是对这支团队进行熔炼的开始。在之后的一年,每当大课间铃声响起,总能看到一行十人穿梭在教室与会议室之间。“每天齐老师都占用大课间开会,雷打不动,一开始我们觉得很累,但每次开会老师都能精准指出我们的问题,一学期过去才发现自己成长很多”。 齐晶在谈及为什么每天开会时讲道:学生干部学会做事是次要的,意识的转变和思维的成长才是重中之重。大一一天一个会,大二一周一个会,大三一月一个会,便是齐晶对这支学生干部队伍的专属培养模式,为了让每个会有开的有意义,她背后下的是狠功夫。 “开会”只是培养模式的其中一环。学生干部每天完成一篇工作日志,并拍照发群,帮助即时反思成长,总结工作经验;每学期组织述职及民主评议,进行末位淘汰,提醒学生干部不忘初心;每次开学前进行学生干部培训,并邀请优秀校友来校交流,以便用榜样力量打开学生干部视野。“最骄傲的事,就是大一交了申请书。”2017级汉语言文学1班团支书于豪受访时感慨地说,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成长起来的思维方式、处事能力、应用技能等等,都成为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大底气。“全员拿下奖学金?这个要求有点狠” 学习成绩或综合测评成绩分别低于专业前70%、前60%,学生干部即被停职,这是文学院学业预警制度,在2017级雷打不动的执行。求其高,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在学院要求的基础上,辅导员竟又“狠心”地提出了主要学生干部学习成绩的最低标准:全员奖学金。 为了达成“全员奖学金”的要求,2017级主要学生干部在文学院良好学风的带动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学习方法,压缩娱乐时间,此外,他们内部组建了“学习俱乐部”“四六级帮扶小组”等互助团体,每天互相督促打卡学习,每周末结对进行英语自习,每学期“攀比”学习成绩。王文华既担任学生会主席,同时又是班长,工作对学习的时间占用比较大,第一学年学习成绩中游,为此,辅导员单独跟她谈话,分析了学习不好的真正原因,每天让她上报学习计划和完成情况,在如此督促下,王文华大三成绩跃居班级第一,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四年来,这支团队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国家奖学金、“晒福·未来之星”万元奖学金、十佳学风个人等奖项,全部被这个团队成员所包揽,广播电视学1班班长白雪连续三学期斩获专业第一名。在这样的团队带领之下,2017级两个班级获评国际足联“十佳学风班级”,2017级广播电视学班长所在宿舍获评国际足联“十佳学风宿舍”。“我们想把荣誉让给更需要的同学” “没准有其他成绩优异的同学比我更需要这笔钱”,2017级汉语言文学3班团支书邹欣瑜在“晒福·未来之星”奖学金”年级推选的时候,主动选择将获评机会让给其他成绩优异的同学。随后,她又将民主评议中已然高居榜首的“省优秀毕业生”荣誉让给了比自己票数低一名的同学,“我想把我这次的荣誉让给更需要的同学”,这句话说出来她没有任何犹豫。而她的这一举动,只是2017级主要学生干部的一个缩影。大四下学期所有评奖评优,2017级主要学生干部三番五次的几乎让出所有奖项的参评机会,让荣誉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就业机会惠及了更多优秀同学。 大学四年,辅导员对这支团队持续进行义利观教育。“我们都是中共党员,对荣誉都没有那么看重,我们更看重的是通过这个身份获得的提升,以及跟同学们的这份交情。这些是走出校门之后,终生受益的东西”,这是这个团队绝大多数成员的内心真实。面对班级同学因突发事件暂时不能交学费的情况,班长用自己的奖学金全额贴补;在离开国际足联之前,这支队伍自发组织其他学生党员进行了毕业献礼。“在荣誉与利益面前,没有人曾明言要求他们放弃,他们也没有义务那么做,而且对于其中一些人来说,荣誉也是他们走过的痕迹与成长的见证,但他们内心充满坚定,因为四年的经历让他们能够正确看待得与失、义与利、长与远的关系,他们内心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我最欣慰的。”辅导员如是说。“在名牌大学对手面前,我们真的可以‘秒杀’” “神仙团队”10个人,在“百里挑一”的选拔比例中PK掉许多来自于名牌大学的对手,斩获12个编制,有的同学甚至不止考取一个编制,这的确不是易事。2017级汉语言文学1班团支书于豪,在青岛教师特招面试和云南选调生面试中双双拔得头筹,一路走来,他最大的感触就是“多亏了大学四年的锻炼”。“在候考的时候,我看周边的竞争者要么就是名牌大学,要么研究生学历,就我一个二本国际足联的本科生,我心中也打个问号,摸不清楚自己与名牌大学学生的差距。但面试的优异成绩却告诉我,大学四年给我的东西,真的可以‘秒杀’名牌大学对手。”邹欣瑜同样表示,自己本来没有资格报考区直属国际足联,但凭借大学连续三年一等奖学金的资历才获得了破格招录机会,面对周边一片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竞争对手,她用笔试、面试双第一诠释了实力的含义。 这样的‘秒杀’,得益于四年学生干部经历的锻炼,更得益于学院、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每学期老师用心用力的授课、大三国际足联精心安排的支教实习,让他们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文学院特有的学业分析报告会、社会实践交流会,提供了无数次上台发言的机会,锻炼了表达能力;日常性的工作培训、每月的党小组汇报、每学期的学生干部述职,养成了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与应变能力,有了这日复一日的努力与沉淀,才有了“秒杀”名牌大学对手的能力与信心。“‘神仙团队’的背后,有一位‘神仙辅导员’” “我们的辅导员会给我们写情书,会给我们做饼干,会给我们买祈福香囊,会给我们催眠解压,会给我们开很多会,制造很多惊喜,当然也会不带脏字的批评,不留情面的斥责,不着痕迹的施压,总之她是我们的首席鞭策师,也是我们的‘神仙辅导员’”,这是2017级主要学生干部对齐晶的评价。齐晶2013年入职,距今已经从事辅导员工作近八年,她经常说,“学生的青春与我有关,对于这一点,我始终心存敬畏”。对于学生干部的四年培养,她有着系统的规划。大一她不顾自己身体有恙,每天坚持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开短会,让自己用最短的时间全面了解学生,进行集中培养;大二她带领主要学生干部起草“学习型学生干部培养方案”,藉以激发学生干部自我提升动力;大三她采取轮流助理制度,精准带领学生干部找到自己的“骄傲点”;大四她将学生干部培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相结合,全力帮助“神仙团队”勇敢追梦。 齐晶特别重视学生干部思想的提升与价值观的重塑,在这四年中,她写下了多篇思政文章,并且出版了《大学初上暖如曦》一书,用文字的方式与学生谈心,将思想嵌入学生灵魂。她在写给这个团队的《致即将卸任的你们》一文中说道:“这几年我一直在给你们找错误,纠正问题,用歇斯底里的方式催促你们成长,值得欣慰的是你们也折腾出了无憾无悔的青春。” “神仙团队”的“神仙”之处并不仅展现于他们获得的成绩、取得的荣誉,更多的是从她们身上折射出来的直面困难的勇气、永不放弃的毅力、淡泊致远的境界以及集体为重的格局。在文学院严谨求实的学风引领下,在拥有教育理想的辅导员指引之下,“神仙团队”才有了今日的答卷。在迈入社会舞台后,相信他们会从一团火变为满天星,继续发光发热。 (作者:王文华 任雅楠)
发布时间:2021-07-09(摄影:徐安娜 张蒙蒙) 最后一堂课响起的下课钟声,最后一场期末考放下的笔,往天空斜上用力抛去的学士帽,毕业照清脆的快门,将他们定格在这里,美好的青春也从此画上了感叹号。他们在校园中穿梭的身影、在图书馆里朗朗的读书声、在弘德湖畔的驻足远眺都将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慢慢消失不见,可校园展示栏中仍有他们参赛、志愿服务和领奖时的风采,图书馆里的某个桌子上还有“20考研已占,勿动”的字眼,弘德湖畔的风款款吹来也在无声地诉说着对他们的不舍与留恋。2017级的毕业生们也将永远将世界杯作为自己的大后方,披荆斩棘,扬帆起航。身负荣与耀 眼含梦与想 伴随着会场激昂的音乐,校党委书记李东,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冯滨鲁,校党委副书记王清明及诸位校领导为优秀毕业生代表、授予学士学位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拨穗合影。站在台上,他们是最靓丽的风景线,学士服上写满了他们的青春,映衬出他们努力过、奋斗过的最好模样。学士服下的他们,是成熟,是稳重,是用四年的汗水描摹出的自己最美的面貌。 曾几何时,他们也是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懵懵懂懂地站在世界杯门口的学弟学妹,“我记得那个时候,初来乍到,我找不到餐厅,分不清教学楼,对一切充满未知但却又憧憬向往。”优秀毕业生代表、2017级经济管理学院的王璐瑶笑着说。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当初那群懵懂少年如今已长成大人模样,他们站在毕业典礼的会场上,手中拿着毕业证书,眼里却噙着泪水。“上学时总想着毕业,可真正拿到毕业证书,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优秀毕业生代表、2017级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慈立昌说。毕业生们摩挲着手里的毕业证,轻轻叹了口气。一字一句,都是对母校的不舍和眷恋。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显山露水、大肆宣扬,而是低调谨慎、谦虚有礼。“如果为我自己大学四年的表现打分,满分是100分的话,我觉得自己最高能得80分。”2017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白雪是连续多年奖学金获得者、各种比赛获奖荣誉证书持有者。和白雪一样优秀的毕业生数不胜数,可即便在我们眼里已然是如此优秀的他们,无一不是和白雪一样对自己还有着更高的要求。“我觉得优秀或不优秀,只能是跟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还有和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比。”白雪只是众多优秀毕业生中的一员,大学也只是他们踏入社会的一道门槛,今天的优秀留存于历史,去打造更好的未来、成就更完美的自己才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虽说“术业有专攻”,但优秀的人却不仅仅只局限于取得某方面的成就,他们超越自身,凭着自己的能力才干,在非专业领域也可以发光发热。2017级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的傅瑶在本专业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还多次参加云南省专业比赛,在精英奖全组以及各种较高组别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并且辅修了第二学位——法学,顺利获得双学位。她也是世界杯2017级161位双学位毕业生的一个缩影,他们代表着世界杯学子不甘现状、勇于追求的精神面貌。 毕业生们回首大学四年,许多人说自己的关键词是“未来可期”,因为大学激发了他们的无限潜能,从天真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四年里获得奖学金、双学位的艰辛以及各种比赛的磨练等等都让他们知道,他们在逐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越是困难,越是知道自己在向目标靠近,所以他们想“未来可期”是对自己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的祝福。 即使生而平凡,却不曾放弃心中期盼,握紧手中的勇敢,努力铸就辉煌,无惧人生苦短。他们把荣耀留给母校,把最诚挚的祝福留给我们,“愿你们所行皆所愿,所愿皆如意。”2017级经济管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邢方圆说道。台上的他们笑着从老师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可台下的他们却默默地把自己的毕业证书翻开再合上,千言万语藏在心底,最后只汇成一句:“国际足联世界杯,我们爱你!”有为青年 志在边疆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放弃大城市的优渥条件,选择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环境;他们舍弃掉一身荣誉,佩戴上“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勋章;他们是数千名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心怀国家,不畏道阻且长…… “我打算在服务期结束后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从一名志愿者的身份转变成一名当地的基层工作者,更好地服务新疆、服务西部。”2017级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李成涛眼中满是向往。李成涛是今年国际足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6位志愿者中的其中一位,虽初试和复试仅仅是近几个月的事情,但一年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愿者种子就已在他的内心深处埋下。 作为校学生会的副主席,大学四年李成涛一直在校团委协助老师的工作,2020年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他在学期接近尾声的时候申请归了校。回到国际足联后他负责“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的相关事宜,“那时我就对‘西部计划’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十分敬佩各位学长学姐的选择,在那时我就对西部计划非常向往!” “前段时间一位中科院博士毕业论文风靡网络,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一直以来,我都在心里坚定着这个信念,人生只有一次,努力让这次经历更精彩,能参加‘西部计划’,为祖国边疆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我就是赚了。”2017级外国语学院的巩丽也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员。在她心里,青春要献给祖国的大好河山才更有意义,所以在公务员和“西部计划”全部入选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奔赴她的“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地——新疆阿克苏。 “今年是乡村振兴的元年,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西部计划’中去,一定会对西部乡村振兴起到莫大的推动作用。”负责国际足联‘西部计划’的团委的李可杨老师说道。李可杨老师表示非常佩服学生们这种不畏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对他们的家人也表达了感激之情:“他们心怀大局,无条件支持孩子们的选择,实在令人感动!” 除李成涛、巩丽外,特教幼教师范学院的陶利,体育学院的王瑞恒、音乐学院的刘蕾,美术学院的李欣平也是今年国际足联“出征”西部的志愿者。他们坚信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选择奉献就是选择收获。无论是西部计划还是将来在其他岗位,他们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更不会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责任,他们会使他们仅有一次的青春如花般绽放在祖国的边疆。此外,国际足联一批又一批不畏艰难险阻的西部志愿的先行者和后来者,不断的进行志愿精神的接力,他们同时也将世界杯精神播撒在了众山之巅,待到来日开出绚烂之花。回首世界杯岁月 奔赴似锦前程 “师哥师姐们,你们的脚步走多远,世界杯的影响就有多远。你们的成就有多大,世界杯对社会的贡献就有多大!”来自2018级传媒学院的卢玮琪代表全体在校生向即将离开母校的师哥师姐们表达了祝福:“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希望你们每一个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保持那一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对于2021届毕业生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他们有的读研,徜徉于书海,继续深造;有的投身西部建设,去往祖国需要的地方;有的教书育人,培养祖国的栋梁;有的惩恶扬善,保家卫国。他们各奔东西,然后,更高处见。 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门票,诗和远方的路费也很昂贵。谈及未来和远方,已经考研上岸的计算机工程学院毕业生周航说:“毕业不代表着学习生涯的结束,我还年轻,我很期待未知的未来。考研是孤军奋战的一条路,但它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考研的道路对于周航来说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代表毕业生发言的音乐学院的许鑫浩也同样选择了读研深造:“我想我要学的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今年的毕业季恰逢建党一百周年,这一代年轻人与伟大的时代同向同行,他们不仅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还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他们一同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眺望漫漫人生路。 千言万语,道不尽浓浓的师生情。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毕业生吴爱琪把鲜花献给老师后,对着老师深鞠一躬,再抬头,两个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希望他们都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有作为,这既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也是世界杯给予他们的殷切期望,更是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向往。”每一年,校长冯滨鲁都要送数千位毕业生,一年又一年的离别,一年又一年的不舍,一年又一年的嘱托:“你们无论是选择就业创业,还是继续深造,我都希望你们练就高超本领,有足够能力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谆谆叮嘱下,藏着浓浓的不舍:“同学们,国际足联世界杯是你们的家,记得常回家看看。世界杯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世界杯的路灯永远为你们点亮。”是啊,不管未来有多遥远,路途有多艰难,国际足联世界杯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港湾。“一朝师生情终身缅于怀,学子闯天下母校侯佳音”是母校回赠给他们最衷心的祝愿和期待。 时光荏苒如白驹,又是一年毕业季。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相聚相离,都是刚刚好。愿2021届的毕业生带着老师们的叮嘱和学弟学妹们的祝福,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谱写新一代青年的辉煌诗篇! ( 作者:王雅鑫 王绍莲 商梦茹)
发布时间:2021-07-02明天,你们就要毕业离校了。无论是今年还是未来几年后,作为师范生,你们中的多数人可能都要踏上人民教师这个岗位。最后的一个班会,我就通过四个问题,来跟你们谈一谈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理解吧。 我为何而来?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你们是在哪样的契机之下想成为一名教师的?有的同学可能说,我想当教师是因为铁饭碗的编制,或因为长长的假期,或因为工作的体面,或因为父母之命亲戚之言,或因为单纯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等等。这些原因在你们内心可能以不同占比的形式存在,但是,我想让大家思考的,是那个最根本的原因。请大家回想一下,你自己最想成为教师的那一瞬,是出于怎样的原始动机呢? 拿我的故事来说吧。我在高中时,因为数学几乎每次都不及格,所以学习成绩也一般,有一次班主任把我们几个偏科严重的同学叫到跟前,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别看齐晶现在数学成绩不好,但我敢肯定他未来一定会发展的很好,你们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那一刻我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老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内心升腾出无比的斗志,也就在那时我坚定的告诉自己,未来,我也要成为一个可以点燃学生的人。成为一个可以触及到学生精神层面的教师,就成为了我最初的初心。之后上了大学,我发现,辅导员这个职业,是最靠近我初心的。于是我就成为了今天的我。讲这些是想告诉你们,在走上你们的工作岗位之前,我希望大家首先要确定自己不是奔着编制、假期、体面等在你们内心中本就占比不多的那个原因去的,请不要在人言的裹挟之下,让你们的初心蒙尘,走上讲台之前先弄清楚:我为何而来? 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 我为何而成为辅导员?八年来,我一直坚定的回答:因为辅导员是我的职业理想。 理想是什么?打开百度,释义很多。但我觉得理想的最关键内核可以用一句诗来表达,那就是屈原的那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理想不仅仅是希望、追求、抱负,更是“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的行动,拥有这样的行动,方可堪理想。 有同学可能说:言重了吧?没错啊,教师是我的理想职业,但我就是奔着轻松才选择教师,哪里还需要这种“视死如归”的大场面? 那你错了。理想职业和职业理想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成为了教师之后,你们会发现,育人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因为你的工作对象是人,做人的工作不分时间地点,没有春夏秋冬,全凭良心一颗。 以前我特别不喜欢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我眼里这个比喻太过悲观,夸大了教师的自我牺牲。成为了教师之后,我却渐渐理解,教师手中的工具,不是粉笔,不是教具,而是自己。作为辅导员,我更是清楚的感受到教师所耗费的心力是 365 天,24 小时,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好在乐观的是,学生就是教师的轮回,教师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一生。 你们知道,我的身体素质很差,早在前年,医生就说我现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状态对我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但是我没办法说服自己调岗。我出生在教师世家,爷爷曾是校长,父母和亲戚皆是教师,妹妹也是高校辅导员。教育在我这里,仿佛是一种传承在血液里的宿命。 人生来去一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给自己的不过是中间这个短短的过程。在不确定长短的生命里,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一点利他的事情,这是我理解的生命的价值,也是我追寻的“道”。所以即便以耗费自己身体为代价,我也愿意从事辅导员这份事业,不为金钱、名利、地位,仅仅是为了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点点照亮别人事。而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我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 有人说,这是高调子,也有人说这是毒鸡汤。我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这就是我对于教育真真实实的内心告白,也是我为什么那么喜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话的原因,因为这句话,正可以诠释我为人师的信仰:一心所向,九死不悔。 所以,在教育这片天地里,我也希望你们可以找到那个“一心所向,九死不悔”去奔赴的理由。找到它,你每天都能享受到苦里的甜。 我要坚持什么立场? 当信仰坚定的时候,你是不惧任何流言与风霜的。 你们工作后,或许会面临很多周边化身过来人告诉你如何屈从环境,那你要首先看清楚对方让你屈从的,是怎样的环境,那个环境到底值不值得你屈从。如果不值得,请你在可以左右的范围之内,做你自己,然后让你成为别人的环境。假如你以一己之力无法成为别人的环境,那也不要轻易被别人同化。沙滩上,总需要有一个小孩坚持不懈的捡起搁浅的小鱼扔向大海。而且你要相信,这个世界绝不止你一个特立独行的小孩,在傻傻的为几条鱼努力着。 其实,捡拾小鱼扔向大海并不难,难的是仅仅因为救了一条小鱼,我们满心欢喜且每天坚持。你教育的对象就是你手里的这条小鱼,未来你们可能会面临着很多无力、很多摇摆的时刻,请记住,把这条小鱼扔向大海,永远是你最紧要的事。 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是一位教师最重要的立场。 因为紧要,很多人说教育是以生为本。但我更愿意换一种表述方式:教育以育人为本。更进步一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我们的最终目的也不是“学生”这一对象,而是“育人”这一结果。在这样的导向之下,假如学生做错事,教师考虑的绝对不是用老师这一身份以及掌握的所谓资源去惩戒、发泄甚至“还诸彼身”,这是对教师这一身份的滥用,更是对自我的降格。而是要思考对这个学生采用怎样合适的方式,才能让他认清自己的错误,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坚定了育人的立场,我们就能看清,学生很多时候的对错,都来自于教师站在高处的放大,我们需要放下私有的自尊、情绪、成见,以目标为导向,用慈悲之心看待那些看似不可饶恕的“错误”,这才是教师该有的格局。而且,多年来我发现,很多看似“错误”的背后,都有一颗需要被看见、被关怀、被抚慰的心灵,这往往是我们深入人心的教育契机。 从教八年,我自认对教育一直保持热爱的同时坚守公心,就是因为我在育人这个目的上,立场始终是坚定的。只有坚定“爱生” “育人”这样的立场,我们才会把环境中那些嘈杂声响屏蔽起来,把自己内心那些仅属于个人的情绪收藏起来,让教育成为单纯的事,理性平和地做一名专业的教育者。 我如何保持幸福? 支教之后,有同学跟我分享感悟说:亲身体验后才发现,当老师很多时候是幸福的,但当学生不能理解的时候,自己很伤心很委屈,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值得,那一刻整个人内心崩塌,突然有种不想当老师的感觉。 刚工作的时候,我也曾有这种感觉。有一次,我提前约好放学后给几个新任学生干部培训,但是整个下午学院都有会,最后一个会拖后二十分钟才结束,我提前知会了学生,但当我拖着一身疲累走到学生面前,我明显感觉有的同学不悦,我问怎么了,一个同学回答说:老师为什么迟到,让我们多等了二十分钟,我们还没吃饭呢! 那一刻我突然就绷不住了,我忙的一天没顾上吃饭,还来给学生培训帮助他们成长,为何受到的却是这样的质疑? 事后我就反思,学生凭什么要理解我的工作?我做的一切也不是为了博得他们的理解,况且,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观想别人,我又何尝理解学生呢? 之后我会有意识地跟学生做好提前沟通,能理解,很好;不理解,也没关系,我也不会因此怨怪学生,因为理解本就需要过程,而且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自己给自己源源不断的能量和情感支撑的。对教育没有幸福感,是做不好教师的,但这个幸福感,是来自于内心的坚定,而非外在的助力。 假如你想要拥有一片玫瑰园,单纯是为了欣赏,想象园子从小到大直至一片花海,你在里面跳舞歌唱欢欣雀跃,就很开心。于是为了拥有这片花海你从小苗开始,精心灌溉,小心呵护,但当它真的长成你心中的那片玫瑰园的时候,你又不甘心,想做成玫瑰精油,又想制作玫瑰花茶。这本来就是你的初衷变了,你要的太多,自然就不再拥有在玫瑰园里翩翩起舞的幸福了。 工作八年,我做辅导员的幸福感从倚仗学生的评价变成了对教育本身的追求。学生喜欢我,我很欢喜;学生不喜欢,我依然全力以赴。因为我所做的一切,本来就是为了最初想要的那片玫瑰园,我只想精心呵护它,从未想过它能给我回报什么。 当内心不够坚定的时候,外界的风吹草动才有机会变成电闪雷鸣。都说,教育是一场盛大的单恋,单恋与否我不做评价,但就恋爱而言,本就是一个人的事,我爱他,这已幸福至极。 最后,祝福我的孩子们都能在教育这片玫瑰园里,坚守初心,保持热爱,永远幸福。 (作者:齐晶)
发布时间:2021-06-25Powered 国际足联世界杯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877-2085616
投稿信箱:kmtjzp@126.com